- 学科类别:经济法
- |
-
关键字:
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国际化
前言 对于民间资本而言,其在我国煤炭产业政策中的地位历来是动荡不定的,现已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全面放开阶段、九十年代末的“关井压产”阶段和2005年至2008年8月底前的“明晰产权、有偿取得”等三个阶段后,于2009年之后,煤炭产业又进入了对民资全面压缩并使之最大程度“国有化”的“新合作化运动”阶段。 总体而言,我国前三阶段的煤炭产业政策主导者均系中央政府,但第四阶段的“国有化”改制却是由山西省政府这一地方...
- 学科类别:公司法
- |
-
关键字:
公司法;资本认缴;清算责任;公司僵局
前 言 原公司法虽对公司的解散与清算有一定的制度性规定,但可操作性较差。为此,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了《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法释〔2008〕6号文),自2008年5月19日起施行。鉴于公司实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适用公司解散与清算制度依然歧见重重,需要进一步的析难辨疑。 笔者长期关注并研究中国物权与股权制度,本文拟从司法实务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
- 学科类别:公司法
- |
-
关键字:
公司解散;公司僵局;解散之诉;裁判思维
序言 启动公司解散之诉的法理根据在于“公司僵局”严重且无法化解。僵局产生的本质并非公司自身的问题,而是由于股东、董事等冲突所引发的公司决策机制失灵的一种纠纷状态。 本文通过对两个“同案异判”案例的解读,来解析公司解散之诉中应当正确适用的裁判规则。 案例一: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4月9日公布的第二批指导性案例第8号“林方清诉常熟市凯莱实业有限公司、戴小明公司解散纠纷案”。 该指导性案例的裁判要旨是:公司法第一...
- 学科类别:诉讼法学
- |
-
关键字:
检察监督;再审制度
通过检察权来对民事审理活动进行监督,这是我国民诉法一贯的立法特色。不同的是,旧民诉法对当事人请求以检察权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没有限制,但新民诉法却对此设定了“先法院、后检察”检察审判监督机制,因此产生了申请再审机制与司法监督、检察监督制度协调适用的问题。一、启动检察监督的基础及权利限制新民诉法规定了当事人在三种情形下可向检察机关寻求检察监督救济:一是对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二是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
- 学科类别:合同法
- |
-
关键字:
合同;解除;继续履行
3,对案外自行和解协议的异议问题。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根据当事人自行达成但未提交人民法院的和解协议,或者一方当事人提交人民法院但其他当事人不予认可的和解协议,被执行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提出异议的,执行法院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裁定终结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届至或者履行条件尚未成就的,裁定中止执行,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