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类别:侵权法
- |
-
关键字:
民法典;人格权;诉前禁令;损害预防
一、引言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一审稿)第780条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侵害人格权的诉 前禁令 ( preliminar y in j unction)制度作出了规定。侵害人格权的诉前禁令制度 (以下简称 “诉 前禁令”)对于及时制止侵害人格权的行为、有效预防侵害人格权损害后果的发生具有重要意 义。我国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对诉前禁令作出规定,既是我国民事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 民事立法的重大创新,...
法治的核心是限制公权,保障私权,这也是民法典的核心价值。我国民法典也是以民事权利为中心而构建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体系。预计最终的民法典会有共计1300多条的条文,而合同编一编就有500多条,可见合同编在民法典中的重要地位。 一、合同法与债法总则的关系 1.合同法应当发挥债法总则的功能。合同法总则的体系是按照交易的顺序规定的,规定了交易关系从发生到消灭的全过程。从立法层面看,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只有合同法,而没...
- 学科类别:合同法
- |
-
关键字:
违约责任;信赖利益;履行利益;损害赔偿
一、违约中信赖利益赔偿的特点 违约中的信赖利益赔偿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此种利益损害发生于合同生效后的履行阶段。第二,当事人对合同的履行产生了合理信赖。第三,此种信赖利益损失是因另一方的违约行为而造成的。第四,保护信赖利益的目的是使当事人处于合同从未订立的状态。两大法系认可违约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是完全赔偿,我国规定的违约赔偿包括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但在很多情形下主张履行利益损失的赔偿可能面...
- 学科类别:法理学
- |
-
关键字:
知识融合;法学学科
从法学学科内容知识划分的形成历史来看,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学领域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法律人为了更有效率地认识和组织法学知识而人为创造的。这些领域的划分的确有助于形成各领域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并有助于各领域学说的发展。问题在于,我们现在不少法律人将法学学科内部的划分当成一种真理,或者视为一种封闭性的知识。甚至有人将其演变成了饭碗法学理论,认为教民法的人不能染指行政法,行政法教授也不能把手伸到民...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019/5/16 11:29:40
-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
- |
-
关键字:
人民主体;法律解读;人大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属性,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事业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主要包含了如下内容: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