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类别:行政法学
- |
-
关键字:
网络;网络安全;网络主权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网络空间成为当代国际安全中日益重要的影响因素。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制网权”成为与陆海空天等并列的又一重大安全领域,诚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言:“未来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1] 网络安全威胁,已经上升为非传统安全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2]历史上,技术革命总是推动法治的革新。网络战、信息战加剧了网络空间竞争的无序化,因此,需要统筹既有的法学...
- 学科类别:人工智能
- |
-
关键字:
俄罗斯;《主权互联网法》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基地”和相关智库就俄罗斯新出台的《主权互联网法》内容、实施、影响,结合当前形势和我国发展需要进行了研究,并认为该法出台是“俄网”战略深化、立法深化、对抗深化的最新举措。 一 俄罗斯《主权互联网法》的主要内容 俄罗斯新近出台的《主权互联网法》突破了此类立法的传统背景,在俄罗斯的10余部网络主权类的立法之中重塑了俄罗斯的网信法治。当前,俄罗斯的网络安全战略,体现在2016...
从存续性到存续力2016/8/24 9:43:59
- 学科类别:行政法学
- |
-
关键字:
法治国;判决确定力;行政行为确定力;行政行为存续力
一、引言 如果我们将法律,特别是实定法看作是人们为实现某种价值目标,而通过某一过程达成的特定结果的话,那么分析作为过程出发点的“目的追求”、过程不断展开的逻辑进路、作为过程结论的思考如何从法学家的“脑中”落实到法律文件的“纸面”,再到活生生地制度实践,显然要比只是关注结果本身更具价值。“成文法规或判决并不是一些存在的东西,而是像传奇故事一样,是一个变成的过程” ,这种关注法律“变成”过程的思考方...
- 学科类别:安全法学
- |
-
关键字:
网络国家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权;网络安全法立法
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构建国家大数据安全秩序。当代网络社会体现出了五点特征:全节点、全时点、全空间、全联通、全学科。目前的“网络”范畴体现为全球70亿人口中有30亿人上网,例如土耳其总统就依靠Facebook传播信息来平息突发的政变,表明了全节点联通的网络技术正在影响着各国主权与世界安全。 完善落实国家网络大数据的主权安全保障是立法目的。2016年6月底,中国全国人大在审议《网络安全法(草案二审稿)》(以下简称“二...
- 学科类别:安全法学
- |
-
关键字:
中国特色;国安法治;路径
2003年底,中国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政策宣示。至今12年来,国内学界通过与西方学者政要反复沟通交流,发现了西方对中国和平崛起存在着三层学术上的猜忌:一是因缺少三权分立的相互制衡而缺失的国内稳定性,二是因中国崛起而引发的周边抵制性,三是由于新兴大国的崛起而引发的大国冲突性。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猜测是源于文化隔阂、地理隔阂、文明理解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中国文明的理解陷入了误区。西方学术渊...